Home相關報導三接再外推三接再外推環差初審需補件 經濟部:將視公投結果撤案或走完環評

三接再外推環差初審需補件 經濟部:將視公投結果撤案或走完環評

第三天然氣接收站(三接)興建遇上藻礁生態爭議,中油公司提出離岸1.2公里的「再外推方案」,昨(12日)於環保署進行專案小組初審。經濟部次長曾文生和「珍愛藻礁公投」領銜人潘忠政都出席參加,環評最終決議補件再審。

「原方案」是離岸700公尺,外推迴避藻礁生態熱區;「再外推」則是離岸1.2公里,以不浚挖、不填地的方式建港。專案小組認為,此案不須重辦環評,但仍有待釐清之處,要求中油公司於今年12月31日前補充相關資料後再審。然而,屆時「珍愛藻礁公投」結果已出爐,經濟部表示,若公投通過,就會全案撤回,反之則將繼續完成「再外推」方案的環差程序。

環保署進行三接方案環差初審會議,藻礁公投領銜人潘忠政(粉衣背對者)也出席發言。李蘇竣攝

外推離岸1.2公里 中油稱不影響海床生態

為滿足台電大潭電廠燃氣機組及能源轉型的天然氣需求,中油打算在觀塘工業區興建專用港,設置第三天然氣接收站及儲槽,但因當地有珍貴藻礁生態,引發環境保護爭議,最終由環保團體發起公投,盼交由人民投票決定。

為了消弭環境保護爭議,中油更動工程規畫,今年9月提送「再外推方案」環差報告,將接收站外移至離岸約1.2公里處。12日依法進入環保署審查,召開「桃園市觀塘工業區工業專用港環境影響說明書環境影響差異分析報告(外推方案)」第一次專案小組初審會議。

中油公司表示,此方案將接收站外推455公尺,離岸約1.2公里,取消原21公頃填海區域,工時將延長2.5年,預算增加150億,以不浚挖、不填地的方式建港,對生態影響極低,可以滿足「保護藻礁最大化、供電影響最小化」。

中油表示,地質調查發現礁岩厚度隨水深增加呈遞減趨勢,水深15至18公尺以上即未發現礁岩存在,代表建築結構物對海床礁岩的影響極小。中油強調,「再外推方案」對於海域底棲生態系統不會造成顯著影響。

中油也提出模擬報告,指出外推方案興建後不會造成海流變化或是顯著的侵蝕、淤沙改變。

外推方案(橘線)將接收站外推455公尺,離岸約1.2公里。圖片來源:環評書件

潘忠政批「生態歧視、唬弄國人」 再籲開聽證會

珍愛藻礁公投領銜人潘忠政及民間團體則是相當不滿,在環評前召開記者會批評,中油外推方案不影響生態的說法是「生態歧視」。

潘忠政強調,不是露頭可見的藻礁才是藻礁生態系,生態系一體連動,不可能切割出獨立不受影響的區域,小幅外推仍會對藻礁生態系造成影響。他批評,這個外推方案毫無科學根據,只是「唬弄」國人。

潘忠政並在環評會議上抗議,三接有更好的替代方案卻不採行,政府提出的修正方案,只是因應民間抗議而再三「擠牙膏」,小幅修改以迴避重做環評的門檻。

他並再次呼籲召開聽證會,表示此案爭議多年,民間的意見始終無法阻擋開發與程序不公正的過程,應召開聽證會,「讓真相與謊言比對」。

潘忠政強調,生態系的影響整體評估,不該單獨切割來看。李蘇竣攝

無礁岩就沒影響?  民間團體擔憂破壞整體生態

蠻野心足生態協會律師蔡雅瀅在記者會上指出,儘管中油宣稱水深18公尺之後、離岸1.2公里外無礁岩分佈,但從相關調查報告來看,水深到25公尺內都仍有礁體,顯然與事實不符。此外,中研院調查發現,在外海約3公里處有穩定海流經過形成封閉流場,一旦流場改變,將會直接影響此區的環境特性,進而對藻礁生態系造成不可逆的影響。因此,應從海岸高潮位向海延伸約4公里至水深約40公尺處都列入保護區。

蠻野心足生態協會理事長陳憲政表示,開發已對藻礁生態系造成衝擊,但經濟部的評估只著重在礁石體,但是,沒有礁體不等於沒有生態系。此外,考量海流跟突堤效應,外推方案的防波堤規畫可能造成更嚴重的淤沙與侵蝕問題。

蠻野心足生態協會律師蔡雅瀅(中)認為,外推方案僅離岸1.2公里,仍無法減少對生態的影響。李蘇竣攝

環委不放行 要求補充藻礁生長狀況及淤沙等資料

環委李培芬等人認為,藻礁生態系在不同情境下可能有不同的狀況,而目前藻礁的生長狀況仍不明,應該補充最新的調查報告,以釐清整體工程的影響。也有環委擔憂北邊棧橋的設計造成突堤效應、泥沙淤積,要求進行相關模擬,若有造成影響就必須提出減輕對策。

經過三個多小時的討論,環委一致認為應補件再審。此案位於海岸二級保護區範圍,開發單位除應補充整體海岸管理規畫,還有外推方案造成影響的科學數據、水深與礁石分布之關聯性、藻礁被泥沙覆蓋的情形與改善復育措施等,補件的期限落在今年12月31日前。

經濟部:以環差展現政府信守承諾 將視公投結果撤案或補正再審

會後曾文生表示,不會拚在公投日(12月18日)以前通過環差,並再強調提送環差的目的,第一是政府信守「外推」承諾,藉環評過程評估調查,向大眾說明工程相關影響,最後是希望透過此機制,將環評承諾落實為法律約束。屆時若公投通過,全案就會撤回,若人民同意繼續興建,則會走完環評程序。

曾文生表示,環差審議只是一個過程,代表政府願意信守承諾,最終結果要由人民決定。李蘇竣攝

潘忠政會後則說,開發單位在會議上僅針對環評委員的提問做說明,對民間爭議的問題則答非所問,民眾發言完即被帶離會議室,無法進一步與委員交流,對於這樣的結果「一點輒都沒有」。

回顧三年前的10月8日,三接環差案於環保署通過,被批為「環評史上最黑暗的一天」。如今面對另一場三接環差審查,潘忠政同樣不抱期待,認為已有政治決定,專案小組審議只是「過水儀式」。